• 您好,泰兴网欢迎您!  
  • 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先锋e评 > 正文

在深耕厚植中筑牢乡村文化根基

2024-03-15 作者:李迎 浏览次数:

  近日,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与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《“大地流彩——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”工作方案》从文化强国、农业强国目标出发,描绘了一幅乡村文化振兴的宏伟蓝图。

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,植根于乡村文化。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难点关键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不仅要让农民“住上好房子、开上好车子”,还要让农民“过上好日子、活得有面子”,满足其精神需求。但在一些地区,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、生活方式尚未养成,“天价彩礼”“豪华丧葬”“人情攀比”等陈规陋习影响着农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,制约着农村的全面发展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健全完善乡规民约、红白事理事会等,广泛开展道德评议、村民评议等活动,推动形成勤俭节约、尊老爱老、崇尚科学的文明生活方式。只有破除“旧思想”,让新风正气在乡村落地生根,才能让村民捂好“钱袋子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。

 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“根,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,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。”43年前,在浙江丽水诞生了由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歌串烧、情景短句等精彩节目的乡村春晚“破圈走红”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要坚持农民唱主角,促进“村BA”、村超、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。近年来,从“草台班子”到“中国乡村文化IP”,从“热闹线下”到“云端流量”,从“村晚”的欢声笑语到“村BA”的激烈角逐,这些“IP”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,更为乡村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与优质资源,有助于推动特色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。乡村振兴既要“塑形”也要“铸魂”,我们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,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通过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不断赋予时代内涵、丰富表现形式,以增强其吸引力,从而达到凝聚人心、教化群众、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。

  乡村文化有一定的地域特征,是赋能地区发展的重要载体。从“山东淄博烧烤”到“福建泉州簪花”,到“甘肃天水麻辣烫”等等,谁都不曾想过司空见惯的本地特产会一夜之间冲上热搜、火爆全网。在自媒体的加持下,“农文旅”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,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。广大农村地区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,找准“农文旅”融合的“切入点”和“发力点”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,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,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。当然,任何发展都必须注重客观规律,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亦是如此,我们要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,更要把握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,始终践行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,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,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,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!